百济神州成为首家“美股+港股”两地上市生物新贵!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募资最多64亿元人民币,但回到本土市场才是百济神州迅速完成香港上市的原由。“我们是第一家赴纳斯达克上市的研发新药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我们也是首宗内地企业回流的公司。”
本文转载自E药经理人
7月24日,2016年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济神州宣布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有望成为2018年交易新规下,继歌礼药业之后即将在港交所第二家敲钟上市的生物科技新贵。据E药经理人获得的数据:百济神州本次拟发行6560万股新股,发售价为94.40港元至111.60港元,最多募集资金73.2亿港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8月8日正式开始上市交易。
7月29日,百济神州联合创始人王晓东、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梁恒接受了E药经理人记者的电话采访。作为一家纳斯达克的已上市公司,百济神州为何会启动这一轮在香港的两地上市?“我们是第一家赴纳斯达克上市的研发新药的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我们也是首宗内地企业回流的公司。”王晓东答,“我们正在进入商业化的阶段,回到本土市场是必然选择。在香港的上市,战略性的考虑更超过对于募资规模的考虑。”
从左到右依次为:百济神州首席顾问Eric Hedrick;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吴晓滨;百济神州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百济神州创始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王晓东;百济神州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梁恒。
1
出人意料的冲刺
2018年4月,香港证券交易所放开了对于“无收入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门槛;短短三个月时间,歌礼、华领、盟科、信达、方达、Stealth BioTherapeutics、AOBiome Therapeutics、康希诺生物等等生物新贵公司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说明书;其中,歌礼生物8月2日即将在港交所完成上市敲钟仪式。出乎意料的是,百济神州未经过常规递表阶段,直接冲刺撞线。
此前市场曾经传言,百济神州之所以能直接通过港交所聆讯,是因其采用了“第二上市”的方式。实际上,百济神州能够成功登陆港市,与近期港交所一系列新规改革不无关系。但梁恒对E药经理人澄清了这一说法:“是两地上市dual primary listing,而非第二上市secondary listing。”
“第二上市”这种上市方式是指公司在两地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通过国际托管行和证券经纪商可以实现股份跨市场流通。这种方式主要以存托凭证的形式存在。
此前关于一些新规的咨询总结中,港交所便公布了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标准,提出这一政策针对的目标则主要是创新产业公司。相关公司需在包括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以及伦交所等地,最近至少两个财年,有良好的合规记录;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时,预期市值最低100亿港元。
而“两地上市”与之的区别在于美股和港股两个资本市场均为第一上市地,百济神州需要同时满足美国和香港对于上市公司的各项管理要求。
2018年1月,百济神州在美股进行过一轮公开募股,发行792万股ADS,募集资金大约7.6亿美元,应该说在美国的融资渠道通畅,那为何要重新在香港市场两地上市。对于一家创立时间8年的生物新星来说,两地上市所需的管理成本和新药研发所需的专注投入是否会造成冲突?
王晓东说:“是否会造成精力的偏移,要看看我们近两年做了些什么事情。两年的时间,我们在研的临床研发管线已经大大扩充,现在有3个产品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我们公布了很多的临床数据;第二,目前正在全球同时进行40~50个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而且其中有多个是全球领先的新药项目的研发。两年的时间,百济神州的临床试验团队扩展了10倍,已经超过了500人。”
2
吴晓滨扛起商业化进程
2016年2月百济神州以24美元招股价上市,集资1.82亿美元,股价至今升值已经超过6倍。而促成股价最大一轮升值的事件发生在2017年。
2017年9月27日,百济神州通过转让在研产品的开发权,与美国医药巨头新基公司共同开发其PD-1抗体BGB-A317,以此获得对方约2.63亿美元的预付款、1.5亿美金的股权投资、未来高达9.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新基公司销售BGB-A317的特许权费。这是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产品权益转让给全球制药巨头中金额最高的一桩。这也让投资者对百济神州刮目相看。在宣布与新基合作后,公司股价出现数个交易日大涨,累计涨幅成功50%以上。
也有评论认为:这种合作模式为百济神州找到了在无产品销售情况下最优化的盈利模式。但是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百济神州显然并不想做一个只会烧钱的新药研发公司,商业化进程是其下一阶段的发展重心。
据百济神州的招股说明书透露:2016及2017年,百济神州分别录得主营收入107万美元及2.55亿美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亦有3254.4万美元收入入账。2017年为什么营收有大幅的增加?梁恒回答:“最主要的来源是新基所付的合作首付非常大,其次,百济神州接手新基在华三个产品的商业化运营之后,目前业绩较去年4季度已经翻了一倍。”
2018年百济神州在业界引发的最爆炸性消息是:将辉瑞大中华区总裁吴晓滨挖来了!5月2日,百济神州正式发布任命消息,刚从辉瑞离职的吴晓滨正式被任命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公司总裁。
百济神州创始人欧雷强表示,“吴晓滨博士在中国建立与运营组织架构方面屡获成功。强大的领导能力使他能够建立杰出的团队,带给患者切实有效的疗法,并为公司带来卓越的业绩。这些将为百济神州下一阶段的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助力。”
百济神州的下一阶段——这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正是吴晓滨主动找来的挑战。“之前服务于辉瑞,虽然说辉瑞中国已经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那只是一个部分,顺便会关注到的选项之一;在百济神州就完全不同了,中国市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投资者的强烈关注。”吴晓滨说,“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之前新基中国基础上组建的商业化团队取得了翻倍的业绩,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扩大团队规模,为今后两个产品上市做准备。”
百济神州获得新基独家授权的REVLIMID(瑞复美)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用药,2017年为新基在全球获得了超过81亿美元的业绩,是名符其实的超级重磅炸弹,然而在中国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百济神州于2010年于北京成立,并在2016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截至2018年7月,公司拥有一支超过1300名雇员的全球团队,成为一家拥有涵盖研究、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全面实力的全球生物技术公司。目前,百济神州获得五种药物及在研药物的授权许可,包括三种已于中国销售的由新基独家授权的药物注射用白蛋白紫杉醇、瑞复美和维达莎,及两种临床阶段的在研药物,该种药物已获得于中国及亚太地区的其他指定国家开发及商业化的权利。
3
喜提“中国研发投入王”
2017年的年报数据显示,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支出已经超越了所有同期A股的医药公司。这也是王晓东认为百济神州的PD-1可以跟大佬们正面PK的底气。“我们的PD-1比较OK药有改良!”
百济神州2017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研发费用为2.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近三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长率超过150%。一个简单的横向对比,2017年A股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超过10亿元的公司仅两家,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而投入最大的恒瑞医药研发投入为17.59亿元。
7月26日,默沙东宣布其PD-1单抗Keytruda(即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简称K药),在中国的上市申请正式获批。这是继百时美施贵宝用于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Opdivo(简称O药)之后,第2个正式进入中国的PD-1/PD-L1单抗类药物。
“我们的PD-1 tislelizumab相较OK药来说,是有改良的。目前我们正在全球进行多个适应证的临床试验,超过1500名病人入组。”王晓东说,“还有一点,我们会做让中国人用得起的抗癌药。”
百济神州目前的产品包括六种内部开发、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三种后期临床候选药物,zanubrutinib(BTK抑制剂),tislelizumab(PD-1抗体)与pamiparib(PARP抑制剂)。PD-1因“O药”和“K药”的广谱抗癌药之名而备受关注。
据了解,此次募资的32.5%将用于百济神州的PD-1tislelizumab,其中用途包括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tislelizumab临床试验、准备登记备案tislelizumab(预计首先于2018年在中国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及准备启动并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在中国及美国进行tislelizumab商业化。
公司预期将于2018年于中国申请批准初步将Zanubrutinib(BGB-3111)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癌,及于2019年上半年向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提交新药申请;寻求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或WM)的加速审批;正在为Pamiparib(BGB-290)一项全球临床3期试验筛选准备进行首次服药的患者。